接下來的問題是,航程是由許多航段組成的,我們如何評估整個航程的費力指數。從上一篇文章我們得這個公式:
P = ( Rr + Ra + Fg) x V
其中滾動阻力是由總重及輪胎而定,重力的分力是依照地形條件,這兩者都視為已知。但速度卻是未知的,而空氣阻力又跟速度有關。所以letsbike大的想法是正確的,必須要設定一個「標準的速度」代入。但怎麼樣得到標準的速度呢?
開始標準化之前要先了解兩件事。
理論上,我們可以透過改變齒輪比(變速)、以及改變踩踏迴轉速,來使得輸出的動力恆定(心跳速維持一定)。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坡度,理論上騎起來都可以「一樣輕鬆」,只是前進的速度不一樣。
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騎平地很輕鬆,騎山路很累呢?」
可能的原因是,我們在平路或下坡時其實可以騎得更快,但通常不這麼做,以便得到休息。反而在上坡時「選擇」出比較多的力氣。也就是所謂的「配速」。
這時另一件有趣的事又來了。在一段看得到盡頭的爬坡,我們能夠預知還需要出多少力,因此比較容易維持均衡的出力,甚至會增加出力一口氣抽車上去。但是在看不見終點的漫漫長坡就不一樣了。大部份人一開始可能會利用平緩路段先加速衝一段,然後會「慢慢沒力」而逐漸降檔。一開始可能在五六檔,到坡頂時已經打到變速器的極限,但踩踏迴轉速卻也不見得按比例提昇。也就是說,實際輸出的動力會一直下降。
這已經不在「意志力」能控制的範圍了,而跟「體力」有關。什麼是「體力」呢?根據我遙遠的記憶,我高中生物老師是這樣說的(非我專長,如有誤請指正):人體活動的能量並不直接來自葡萄糖與脂肪酸,而是由粒線體把這些能源轉化成ATP ,以化學能的方式暫存。ATP所帶的能量被消耗掉以後就會轉成ADP和AMP(磷酸基一個一個用掉),需要再靠粒線體再合成ATP,其「粒線體的數量」和「合成速率」就是問題的所在。如果你輸出的動力(消耗能量的速率)超過身體產生能量(以下簡稱「補血」)的速率,你能輸出的動力就會下降。當你輸出的動力等於補血的速率,你的動力就能源源不絕。
拿受過訓練的運動員和一般人做比較,運動員可以長時間維持一個較高的動力輸出,而一般人可能只能持續輸出不到一半的動力。NASA對此做過實驗。一個健康的普通人大概只能維持200W的動力大約一小時;但如果是以100W的動力輸出,騎個三、四小時不成問題;如果想騎到八小時,動力輸出大概只能有70W。相對地,一流的運動員可以有兩倍以上的動力輸出。這裡指的都是平均出力,而非最大出力。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提昇出力,但接下來勢必得降低出力來使體力恢復。
除了補血的速率以外,乳酸的堆積也會使人感到腿好重抬不起來,導致動力的輸出降低。運動員排除乳酸的能力也優於普通人。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騎一段坡度固定的斜坡,在理論上我們可以維持一定的動力爬坡(踩踏迴轉速和腿力可能變化,但維持一定心跳速),但通常我們並不會這樣做,原因在於配速的習慣。所以我們有以下兩種假設條件:
一、假設有一個完美車手,具備了完美的變速技巧及踩踏技巧,能夠在任何情況之下維持完全一樣的輸出動力。
二、假設有一個普通人,有著正常人的慾望和衝動,也有著不甚睿智的判斷力和固執的配速策略。在能省力時他會偷懶,在要爬坡時又會賣力演出。
前者的完美車手可以使問題變得單純化,因為各航段的坡度不管怎麼變,我們都假設其輸出動力是固定的。但是後者更接近於實際的「體感困難度」,因為人非聖賢,經常會做些無謂衝刺來消耗體力。這就使得速度的設定變得複雜,因為在不同的坡度時可能有策略上的配速導致輸出動力並非總是100%。就算在同一段坡上,長坡、短坡也會因配速及體力因素使得輸出動力會在100%上下波動。
為了使計算能繼續進行下去,即使人非聖賢,我們還是必須做一些標準化設定。方法其實就跟letsbike大所說的一樣,自己實驗記錄一下。當然,在不同的情況之下其變異是很大的,而且條件也不可能很理想地標準化(比方說,6%的坡,長100m與長1km的騎乘速度大概不可能一樣)。但是這一切都只是為了使分析結果「比較」接近真實的感受,就算不太準也無妨。只要有一個標準的設定,我們就能使所有的路線都站在一樣的標準做比較,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先用我自己的資料輸入試算,在平地時,我大概可以維持25kph的速度騎七、八個小時。在8%或更陡的陡坡,我多半會努力維持5kph的速度,但可能只能維持二十分鐘就得休息一下。這並不是我的最大動力,只是在我的體力、腿力、耐力的條件下,我通常會採取的速度。
由試算表得知,在平地時只要90.4W就能維持25kph,但爬8%的坡我需要輸出118.4W的動力才能達到5kph,大約是增加了30%的出力,蠻符合實際情況和身體感受。
於是我假設在不同坡度時,我的動力輸出是按線性比例增加輸出動力(如圖中那條細細的紅線)。由「理論動力圖」上查出騎乘速度。
坡度 | 騎乘速度(kph) |
0% | 25.0 |
1% | 18.5 |
2% | 14.0 |
3% | 11.0 |
4% | 8.8 |
5% | 7.4 |
6% | 6.4 |
7% | 5.5 |
8% | 5.0 |
9% | 5.0 |
10% | 5.0 |
那麼,當下坡(坡度為負)的時候呢?代入同樣的算式,得到另一張理論動力圖。
從圖中可以發現,當坡度為-2%,速度為25kph時,功率值是負的!這表示不但不用踩就能前進,還得要按煞車才不會愈衝愈快。而當坡度為-4%時,大約可以在53kph時與空氣阻力達到平衡,維持定速。當坡度比-4%陡時,基本上不按煞車就有可能衝到破錶了。
通常在緩下坡時我仍然會順勢稍微踩踏以提昇速度,但是到不用踩也能以35kph前進的坡度,乾脆就休息吧。超過這個坡度,就不需要動力輸出了。所以下坡的情況我設定如下:
明明下坡沒有出力,卻因為有位移而被算了進去,是不合理的。以功率來計算「費力程度」,就可以避免掉這個問題。有了上述的假設速度,就可以算出每一種坡度的功率,進而計算出一個航段的「費力程度」。
GPS坡度計算小撇步
航段長度愈短,計算的平均坡度愈接近實際情況(微分的概念)。但是電子氣壓計的最小刻度是1m,而且也不是那麼精準。以5%的坡來說,要前進20m才會上昇1m。如果航段長度太短的話,算出來的坡度誤差會很大。
為了使平均坡度盡量接近實際情況,但同時減少誤差,不妨把GPS記錄航跡的設定選為「依距離間隔(固定航段的距離)」,間隔設為0.01km。(GPS其實也不會準準地每隔10m記一次啦,只是讓各航段長度比較接近而已)。用Excel處理時則以3或5個航段來來計算平均坡度,誤差會小一點,也比較能反應實況。
有的時候電子氣壓計會突槌,使得航段坡度算出20~30%的跨張數字。以公路設計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試算表裡也應該加入一個過濾的式子,我設定為坡度超過±15%時,改取前後兩航段坡度的平均。
當航程較長,騎乘時間超過半天,可能天氣(氣壓)已經發生變化。如果路線是O行或是原路折返,當回到起點時會發現高度不閉合的情況。實際上這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平均攤到各航段計算平均坡度時,其小小影響已經被分散且四捨五入給消除掉了。
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
把數字都代入後,即可算出每一「航段」的費力程度,但要如何加總成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呢?
把各航段的「功率」直接加起來是沒有意義的,「功率」只是「做功的速率」。我們必須把「功率」乘上「時間(用設定騎速算出來的理論時間)」,得到「功」。然後把各航段的「功」加起來,就可以得到全部航程的「總做功」。「功」的單位是「焦耳(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作路線的「總耗能」。這樣一來即便是100km的平路和10公里的山路,也可以放在一樣的平台上來比較費力程度。
這裡的「功」與caf大剛開始想到的「功」有一點不同。只看位移,而把所施的力假設為固定是不合理的,這一點後來caf大也發現了。因為有空氣阻力的存在,所施的力會一直隨著速度改變。就算硬保持速度不變,在不同的坡度上,所施的力也會改變。而下坡時只靠重力做功就能前進,有位移卻不需要出力。所以不能把施力視為常數而忽略。
「疲勞」的影響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試著把「費力」的程度用一個指數表示出來。但是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前頭,我們提到「困難度」包括了「費力」和「疲勞」兩個層面。
那如何反應「疲勞」呢? 「疲勞」對路線「困難度」的影響可以舉Never Stop系列路線的比較來說明,以下這三條路線的記錄都是三個小時出頭。
(取自網路資料,不一定準)
從中不難發現,陽明山跟塔塔加的總長度很接近,而塔塔加的爬昇高度不及陽明山,可是許多人卻認為這兩條路線差不多難。陽明山P字山道在不到45km內要爬昇3200m,而武嶺則是在54km內爬昇3000m,可是大多數人卻認為武嶺比較難。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塔塔加跟武嶺幾乎是一路直上,而陽明山則有多段下滑休息的機會(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高海拔空氣稀薄)。所以路線之中是否有休息的機會,對困難度有很大影響。雖說騎完全程所消耗的總能量大致可以客觀地計算出來,但卻不見得跟「困難度」的感受相吻合。
然而每個人補血的速率、排除乳酸的速率差異很大,要用數學模型去描述這樣生理反應並不容易。在還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之前,不妨加上一兩個額外的指標來輔助描述這種路況。例如Caf大把坡度分級後用比例表示是個不錯的方法。當路線總耗能相近時,可以比較坡度比例就可以分出高下。但是當兩者都不同時,就很難分出高下了,這個後續再慢慢研究。
範例:陽明山"O"字山道
路線名稱:陽明山"O"字山道(至善公園→仰德大道→陽金公路→金山→大鵬國小加投路→大坪國小→風櫃嘴→至善公園)
路線總長度:65.42km
路線總爬昇:1728m
路線總下滑:1780m(理論上應與總爬昇相同,但有誤差使高程未閉合)
>1%爬坡段長度:25.29km
>1%爬坡段比例:38.65%
>5%陡坡長度:14.21km
>5%陡坡比例:21.72%
路線總耗能:182萬7191焦耳
上 圖是用顏色來區分坡度的距離-高度圖,愈深色愈陡,愈淺色愈緩,綠色則是接近平坦,藍色是下坡。另外因為每條路線不一樣長,同樣都放在A4大小的圖上時, 距離方向的比例會不同,而產生「這條路看起來比較緩/陡」的錯覺。所以我習慣把距離-高度圖分成每20km一張,如此一來每張圖的距離比例是一樣的,光看 圖就可以判斷哪條路陡、哪條路緩。
Excel試算表檔案
結語
也許仍有錯誤的地方,請看倌不吝指正。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方法還行,也呼籲大家把GPS航跡記錄方式設為「依距離間隔0.01km」。比較有利於資料的標準化,減少誤差。
完
通常在緩下坡時我仍然會順勢稍微踩踏以提昇速度,但是到不用踩也能以35kph前進的坡度,乾脆就休息吧。超過這個坡度,就不需要動力輸出了。所以下坡的情況我設定如下:
坡度 | 騎乘速度(kph) |
0% | 25.0 |
-1% | 29.5 |
-2% | 34.5 |
-3%~ | Not necessary |
明明下坡沒有出力,卻因為有位移而被算了進去,是不合理的。以功率來計算「費力程度」,就可以避免掉這個問題。有了上述的假設速度,就可以算出每一種坡度的功率,進而計算出一個航段的「費力程度」。
GPS坡度計算小撇步
航段長度愈短,計算的平均坡度愈接近實際情況(微分的概念)。但是電子氣壓計的最小刻度是1m,而且也不是那麼精準。以5%的坡來說,要前進20m才會上昇1m。如果航段長度太短的話,算出來的坡度誤差會很大。
為了使平均坡度盡量接近實際情況,但同時減少誤差,不妨把GPS記錄航跡的設定選為「依距離間隔(固定航段的距離)」,間隔設為0.01km。(GPS其實也不會準準地每隔10m記一次啦,只是讓各航段長度比較接近而已)。用Excel處理時則以3或5個航段來來計算平均坡度,誤差會小一點,也比較能反應實況。
有的時候電子氣壓計會突槌,使得航段坡度算出20~30%的跨張數字。以公路設計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試算表裡也應該加入一個過濾的式子,我設定為坡度超過±15%時,改取前後兩航段坡度的平均。
當航程較長,騎乘時間超過半天,可能天氣(氣壓)已經發生變化。如果路線是O行或是原路折返,當回到起點時會發現高度不閉合的情況。實際上這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平均攤到各航段計算平均坡度時,其小小影響已經被分散且四捨五入給消除掉了。
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
把數字都代入後,即可算出每一「航段」的費力程度,但要如何加總成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呢?
把各航段的「功率」直接加起來是沒有意義的,「功率」只是「做功的速率」。我們必須把「功率」乘上「時間(用設定騎速算出來的理論時間)」,得到「功」。然後把各航段的「功」加起來,就可以得到全部航程的「總做功」。「功」的單位是「焦耳(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作路線的「總耗能」。這樣一來即便是100km的平路和10公里的山路,也可以放在一樣的平台上來比較費力程度。
這裡的「功」與caf大剛開始想到的「功」有一點不同。只看位移,而把所施的力假設為固定是不合理的,這一點後來caf大也發現了。因為有空氣阻力的存在,所施的力會一直隨著速度改變。就算硬保持速度不變,在不同的坡度上,所施的力也會改變。而下坡時只靠重力做功就能前進,有位移卻不需要出力。所以不能把施力視為常數而忽略。
「疲勞」的影響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試著把「費力」的程度用一個指數表示出來。但是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前頭,我們提到「困難度」包括了「費力」和「疲勞」兩個層面。
那如何反應「疲勞」呢? 「疲勞」對路線「困難度」的影響可以舉Never Stop系列路線的比較來說明,以下這三條路線的記錄都是三個小時出頭。
路線 | 陽明山 | 水里 | 埔里 | |
總長度 | | | | |
總爬昇高度 | | | | |
總下降高度 | | | |
從中不難發現,陽明山跟塔塔加的總長度很接近,而塔塔加的爬昇高度不及陽明山,可是許多人卻認為這兩條路線差不多難。陽明山P字山道在不到45km內要爬昇3200m,而武嶺則是在54km內爬昇3000m,可是大多數人卻認為武嶺比較難。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塔塔加跟武嶺幾乎是一路直上,而陽明山則有多段下滑休息的機會(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高海拔空氣稀薄)。所以路線之中是否有休息的機會,對困難度有很大影響。雖說騎完全程所消耗的總能量大致可以客觀地計算出來,但卻不見得跟「困難度」的感受相吻合。
然而每個人補血的速率、排除乳酸的速率差異很大,要用數學模型去描述這樣生理反應並不容易。在還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之前,不妨加上一兩個額外的指標來輔助描述這種路況。例如Caf大把坡度分級後用比例表示是個不錯的方法。當路線總耗能相近時,可以比較坡度比例就可以分出高下。但是當兩者都不同時,就很難分出高下了,這個後續再慢慢研究。
範例:陽明山"O"字山道
路線名稱:陽明山"O"字山道(至善公園→仰德大道→陽金公路→金山→大鵬國小加投路→大坪國小→風櫃嘴→至善公園)
路線總長度:65.42km
路線總爬昇:1728m
路線總下滑:1780m(理論上應與總爬昇相同,但有誤差使高程未閉合)
>1%爬坡段長度:25.29km
>1%爬坡段比例:38.65%
>5%陡坡長度:14.21km
>5%陡坡比例:21.72%
路線總耗能:182萬7191焦耳
上 圖是用顏色來區分坡度的距離-高度圖,愈深色愈陡,愈淺色愈緩,綠色則是接近平坦,藍色是下坡。另外因為每條路線不一樣長,同樣都放在A4大小的圖上時, 距離方向的比例會不同,而產生「這條路看起來比較緩/陡」的錯覺。所以我習慣把距離-高度圖分成每20km一張,如此一來每張圖的距離比例是一樣的,光看 圖就可以判斷哪條路陡、哪條路緩。
Excel試算表檔案
結語
也許仍有錯誤的地方,請看倌不吝指正。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方法還行,也呼籲大家把GPS航跡記錄方式設為「依距離間隔0.01km」。比較有利於資料的標準化,減少誤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