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的今天,我在貓狗大雨之中手握著方向盤,緩緩地朝著花蓮的方向龜速前進,只因為當時的一句話:「嘿,我們去溯溪好了!」...
2007.6.17.星期天 下雨下個沒完,晚上又下了一陣子
連續好幾天的超級豪大雨,預料這次的端午連假溯溪行肯定泡湯,沒想到星期六一早台北豔陽高照,這種天氣不出門玩水更待何時?史毅駿因為要陪全家去大陸旅遊撞期而不能來,阿毛的媽媽說山上很危險剛下過雨土石鬆動等等等等一堆理由不讓他出門,想約的女生打死不去,城市裡的其他朋友要挖出來曬太陽更難,最後只剩下夯夯搞不清楚狀況的兩個同學跟著我跳黃河,還有個看過照片非跟不可的山友千里迢迢從彰化殺到台北。四個人一輛車就這麼載著滿車的包包出發。
為了避開連續假日的車潮,原本打算走北宜公路到頭城接濱海公路,不過在全體乘客一致地要求下,車子開到新店硬是再折到深坑上「蔣渭水高速公路」(好拗口的路名),讓他們見識見識這世界無敵長的雪山隧道。上一次開雪隧簡直是場夢魘,在十幾公里長的車陣中龜了一個多小時才通過隧道,後來我下定決心再也不開北宜高了,沒想到今天還是踏上這條路。
所幸,無所不在的台北市民們今天不知都躲到哪裡去,除了深坑的匝道口塞了半小時以外,一路到蘇澳都暢行無阻。但不幸的事發生在後面,一進入蘭陽平原就開始傾盆大雨,大家的臉頓時都垮了下來...(雨天備案?沒有。哪來的雨天備案...)
好吧,飯總是要吃的。如果溯不成溪就沒得慶功了,那不如先自行犒賞一番,慰勞一下...呃...慰勞開車經過雪山隧道的辛苦好了~生魚片、海瓜子、中卷、曼波魚...辛苦你們了...

到新城之前雨都像是用倒的一樣,隨後雨勢轉小,但大家還是快樂不起來。有人說,溯溪最怕沒水,但要是水太大也是溯不成。拿著名冊跟名份証到新城分局派入山証,果不其然分局的警察又像上次一樣把責任推給加灣派出所。喵的,啊不是乙種入山証嗎?哪有派出所能辦分局不能辦的道理?
驅車先往三棧駛去,先勘查一下水勢如何。奇怪的是下這麼大的雨水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溪床裡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大雨過後。於是我們很開心地又開車出去加灣派出所辦入山証,不過所長很拗的硬是不肯開兩天份,還再三交待不可以在溪裡過夜...好吧,走一步算一步了。
晚上在熟悉的三棧國小過夜,事先和總務主任聯絡過了,每人繳交一百塊清潔費,有水有電有廁所有開飲機甚至還有熱水澡可洗!算得上是夠豪華的了。川堂的講台就成了我們的大床,夏日晚風超涼!除了蚊子多了點...下次露宿一定要記得帶蚊香。
把背包都搬到床上就開始做晚飯了,今晚的菜單是臘肉飯、過貓沙拉、綜合豪華滷味、豪華酸辣湯。把臘肉切薄片直接丟到飯鍋裡煮,白飯就變得油亮油亮又帶有臘肉甜甜的味道。過貓川燙過擠上沙拉即可,滷味則有豪邁的牛肚、牛腱、豬耳朵、豆干、素雞、筍干兩大盤,酸辣湯更是加了杏鮑菇、麻竹筍、金針菇等好料。大快朵頤之後配上不太冰的生啤酒,繼續把滷味掃盤,心滿意足地倒頭大睡。
2007.6.18.星期一 嘿,是個好天!(待續)
預訂六點半才要起床,但不到五點就飽受蚊子攻擊而睡不下去,就差沒被搬走而已。轉頭一看,林振邦跟陳其駿早就不見人影,只剩在帳篷裡的瑞君還在呼呼大睡。
刷個牙開始準備早餐。拿昨天剩下的臘肉飯加水煮成稀飯,再加入里肌肉絲(在家先用鹽煮熟)、玉米罐、皮蛋、蛋花、排骨湯塊、芹菜,香噴噴的廣東粥完成!!(吃到一半才想起來要拍照)出門爬山最討厭收拾沒吃完的東西,尤其是早餐配稀飯的醬瓜、麵筋之類的湯湯水水很難收,統統煮成一大鍋才是王道啊!昨天忘了放的雞蛋煎成荷包蛋,再配上豪華酸辣湯,又是豐盛的一餐。
飯後收拾家當,把冰箱和用不到的東西放回車上。擔心晚上會像昨晚一樣下雨,所以我們決定改變行程,輕裝下溪當天來回。為了以防萬一黃金峽谷裡沒有架繩,拜託瑞君跟中搜借了一條主繩。林振邦跟陳其駿用扁帶做成簡易吊帶,我們就出發了。
三棧當地的原住民部落叫作Pratan,這裡的發展協會成立了一個護溪的巡守隊,除了防止人為污染、毒電魚以外,也希望有一天政府能同意他們把三棧溪劃設成一個特定風景區,讓他們得以從觀光得到生計。目前進入溪床是不用收費的,但是再往上走就是山地經常管制區(無檢查哨),發展協會會要求前來溯溪的人都要拿入山証到協會登記。
一個深潭旁邊的大石頭上,玩起前空翻跳水的遊戲。陳其駿研究了半天,最後還是...(笨蛋)
一路上都是讓人好想好想跳下去喝個飽的清澈深潭,或是乾脆張開雙手大字形地給他趴下去的淺灘。
「吃山豬肉的地方」(當地地名)
過了「吃山豬肉的地方」,溪谷開始變得窄一些,溪床也由滿鋪卵石變成像汽車那麼大的巨岩橫七豎八的堆砌。黃金峽谷的入口就在右手邊的一堆巨石「縫」裡。我們決定上到黃金峽谷的第一個深潭邊吃午餐。

接下來的路充滿驚奇。從大石頭下彷彿水濂洞的空間鑽進去,拐個小彎,再往上爬上岩壁。往前不一會兒,就到了第一座深潭。
前進!可是路在哪兒呢?「嗯,這就是那個不得不游的地方...」路就在腳下,跳吧!
陳其駿一馬當先,林振邦、我、瑞君尾隨其後。這裡水深超過四米,峽谷裡的水在深潭底的地方形成伏流,直接注入潭深處,所以看不到瀑布水花,水卻不斷地往下游溢出。也就因為這樣,平靜的潭水在靠近潭底的附近其實有一點點往回吸,平躺在水上,就會慢慢地被牽引往上游去。
到達潭底並沒有落腳上岸的地方,也沒有腳點可踏,只能「塞」進左側的岩溝裡,用雙手和屁股撐住兩側岩壁,像爬煙囱一樣地向上蠕行。對於初次溯溪來說應該是相當刺激有趣吧...我想。只要一個不留意、放鬆手,就又掉回不見底的深潭去了...爬上岩岸後,就進到峽谷裡頭了。被激流侵蝕而成的峽谷高達四五層樓,天光只能從曲折的岩壁流展下來,將潭水映成一泓幽暗的碧藍。雖是第二次(或者該說是第三次...)來到這兒,卻仍然為自然的力量和神祕而感動。在這樣的尺度下,突顯出人有多渺小。
這個瀑布不容易接近的原因除了必須逆流而上以外(覺得自己好像就是小學課本裡那些拼了命的金魚...),最後必須得上岸攀瀑。而且上岸的地點既沒有手點、也沒有腳點,完全就是一個光滑而傾斜的石頭,一不小心就又溜回水裡去了。而上了岸以後,面對的仍然是一片約一層樓高、幾乎連縫都沒有的光滑岩壁。陳其駿費力地站在濕滑傾斜、水花四濺的岩岸上,摸索著到底要從哪裡爬上去...
「右邊!右邊!」
「啊?哪裡?」
「右邊!你的右邊!!」
右邊就是湍急的瀑布,陳其駿大概以為聽錯了,一直往左邊摸索,最後絕望地失去平衡滑下水,又被沖回原點。
「...右邊...有條繩子...」
-___-||| ←我想當時陳其駿心裡的表情符號應該是這樣...
上了瀑布,緊接著的又是不得不游的第三深潭。經過第二深潭的歷練,第三深潭根本就是一塊小蛋糕。深潭底是另一座瀑布,將近兩層樓高,但瀑布急流之中有不錯的腳點,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攀上最後的深潭。
將將~終點到了!黃金峽谷行程最後在一個高達十層樓的瀑布侵蝕而成的谷地結束。因為這個瀑布實在太高了,所以落下的水已經散落成水花(而不是水柱),還蠻適合像日本漫畫裡的修行僧一樣來個SPA...
回到三棧國小前會經過一個為示範玫瑰石加工而搭的棚架教室。玫瑰石是北花蓮幾條溪流的特產,但以三棧的玫瑰石色澤最美(粉紅色,而非橘紅色)、最出名。而三棧的玫瑰石就是出自黃金峽谷。好的玫瑰石花紋有的如古代的工筆山水畫、有的如豪邁的潑墨畫,工匠一面打磨,一面觀察、想像,而賦與玫瑰石更多的生命。這個玫瑰石教室的主人就是三棧的村長,他很熱情地介紹Pratan部落以前的居地,還有當年怎麼被日本人用山炮從山上趕下來,也聊到現在三棧致力護溪,並努力爭取從觀光獲得收益。最後村長還送每人一顆小小的玫瑰石!!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木村大哥...你們慢慢敲吧...
瑞君頭上的那個稜線上的缺口據說就是被山炮打出來的...
回到學校,每個人都洗了個熱水澡、換上乾淨衣服,天也已經黑了,我們開車前往木瓜溪。不過天黑要在溪邊找營地太危險(後來才知道木瓜溪的上游有電廠,也不適合下溪),所以我們一路開到銅門派出所,問問值班的員警哪邊可紮營,答案是...
...警車後面...
好吧,你說的,別怪我們不客氣。車停好,冰箱拿出來,在路燈下我們找到一個很舒適的位置。警局的後面有水有電有廁所,還讓我們搜出一個烤肉爐,開始煮晚餐囉~今晚的餐單是大鍋麵、洋蔥鮪魚沙拉、烤三層肉、烤香腸、配雞尾酒。大鍋麵仍然是用排骨湯塊當鍋底,加了高級大花菇、貢丸、魚丸、里肌肉絲、結球萵苣、統一千羽拉麵。切了一顆洋蔥,加一罐鮪魚罐,再淋上家裡調好的義大利風味油醋拌一拌。三層肉和香腸是溯溪必烤的菜色,當然不可錯過。三層肉烤得金黃、皮略酥、油收乾以後,撒上胡椒鹽,切薄片,真是下酒的最佳小菜啊~大潤發買的紹興紅粷香腸也挺不賴。在暈暗的燈光下,享用豐盛的晚餐和涼涼的風。(今天沒蚊子了,還好還好...)
2007.6.19.星期二 天氣比昨天還好是怎樣
早上睡到自然醒,最後天光刺眼到無法再賴下去了才起床。刷了牙,繼續吃...
今天的早餐是三明治配果茶。土司麵包夾萵苣、起司、煎火腿、荷包蛋,果茶是小學同學從紐西蘭帶回來的紅葡萄柚、萊姆、柳橙茶。公糧到此全部清光,功德無量。
收東西洗鍋碗瓢盆,順便辦了銅門的入山証,再往山裡走。清水溪是木瓜溪上游的支流,印象中好像也是有名的溯溪路線,於是用這多出來的一天去一探究竟。在一座橋頭的岔路取道左往清水發電廠方向,一路上經過好多個小小的隧道,頗有宮崎駿卡通「神隱少女」的味道。不多久右手邊有一座簡單的棚子,似乎是原住民開的小店,也有一座用竹子搭的更衣室,這兒有路可以下到溪邊。我們把車停到前面一點的大避車彎再走回來。
清水溪與三棧南溪完全不同,這兒的水比三棧還清,而且非常非常的靜,好像小時候的暑假,時間一整個慢下來,好像不動一樣。背景的蟬鳴更增添一點懶懶的氣氛。
上了岸,繼續往更深的山裡開,才發現剛剛那片潭水根本是小意思,再往上游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大深潭,每一個都清澈見底,碧藍得又令人想一頭栽下去(是藍的喔~)。根本就是一連串游泳池嘛...這兒應該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棒的玩水地點了。隨意找一個封閉一點的深潭就可以不受打擾地游一整天,下次來裸泳吧!各位!不過以溯溪來說的話,沒有什麼激流,也沒有瀑布,溪床裡大半是無敵巨石,要說是溯溪不如說是爬石頭。而且大概往上游一兩公里過了一連串深潭區後就快到電廠了。我想這裡水這麼平靜大概是因為清水發電廠水壩攔阻了水流的關係吧,但是水質卻能保持這麼的清澈,頗不可思議。
到路底有標誌寫著請勿再前進,以免無法回車,我們調頭,到先前岔路的地方轉向木瓜溪主流的上游龍澗發電廠去看看。開了許久才到電廠,但是什麼也看不到,只聽到曲流後、溪谷底的水聲猶如萬馬奔騰,剩下只能自己想像了。這兒有塊路標寫著能高越嶺道,從花蓮通往南投的盧山,總有一天我們會爬到這兒來的。
回程之前,先去逛了逛原住民的打鐵店。銅門是全國三十六個山地鄉,唯一還有原住民自行打造刀具的部落,其他的番刀都是平地製造的。當年日本人怕山地人會製刀的技術而生事,但沒有刀又沒法子生活,所以對於學習製刀技藝有很嚴格的管制,只有很少數原住民能學習這種技術,其中有許多刀匠都住在銅門,使得「銅門刀」成為番刀的代表。銅門刀的特色是使用的鋼材也與一般的番刀不同,老闆隨便抓了一把架上的刀就用力往鐵門上狂砍好幾刀,鐵門被砍出頗深的刀痕,但刀上別說缺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
回程沒有遇到預期的塞車,七點多回到了新店,結束了這次同學會。我想,對大家來說,應該是一次終身難忘的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