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會長一付大家已經苦盡甘來、今天可以睡晚一點的樣子,結果還是得六點起床,七點出發......
隔天不到六點都已經煮好早飯了,大家是都睡不著還是怎樣?除了會長自己因為喝太多還不醒人事以外,我是最後一個爬出帳篷的人。煮了一包脫水的百菇粥,收東西,把第三、四天的食物丟在帳篷裡,等回程再來收。7:20上路,我跟著押隊的胡大哥和棟樑大哥7:30才出發。
以為是輕鬆快樂的一天,一看地圖就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從馬洋池(2876m)到中霸坪(3380m)有段500m的爬昇!但是會長完全不作聲,依舊一付今天很輕鬆的表情......-_____-
七年前第一次攀登百岳,到這裡已經喘得要命。在一步步接近霸基的過程中,像是無聲的電影,一路上就只聽到自己的心跳和喘息。直到摸到霸基濕漉漉的岩壁那一刻,才回過神。(原來爬山就是這麼回事啊~)一路上的懺悔和反省(我幹嘛要來...),最終得到一塊沈默的大石頭......
雖然在台灣高山的崩壁地形裡並不算多壯觀,但是第一次來的時候著實感到震憾和恐懼。快速地通過了滿地岩石碎屑的霸基,鑽進一小叢樹林裡。往右通往小霸尖山,往左連接聖稜線和大霸尖山。
原來那個讓人心神嚮往的登頂照是在這兒拍的啊~不過這張取的角度不太好,沒有站在絕頂上的感覺......
回到叉路口,往大霸尖山去。原本大霸是原住民的聖地,不允許族人登頂,直到日本人首登之後才開了登頂的先河。在大霸尖山仍歸林務局管理的時候,這顆大石頭上架有鐵梯供人登頂。但是在雪霸國家公園成立移交時,為了避免意外的責任問題,林務局就把梯子給鋸了!之後的山友如果沒有攀岩器材和技術,就只能到霸基為止。百岳俱樂部也從善如流,只要到達霸基就視同登頂。不過能夠真正登頂大霸尖山對山友來說,還是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結果
會長和胡大哥兩人居然就......
現場做了一隻新的!
睽違多年以後,補上了這一顆,開心地笑了~
攻頂後,回到中霸坪,再往中霸山屋前去。三點整時抵達山屋,會長認為時間還早,要攻伊澤跟加利的趕快出發還來得及。火速塞了午餐到肚子裡,半小時後再度啟程。
於是馬不停蹄地上了伊澤山(3297m,百岳排名第53,六易之2,是最北的百岳)
順手拍拍路邊的小花,可愛的吊鐘造型(台灣馬醉木,馬吃了會醉,人吃了會死)(汗)
往加利山的登山口是片寬敞的草原。當年經過這兒時,聖稜線上的山頭一字排開陣列在前。但這次晚了一步,風生雲起,聖稜線只剩一半。
加利山本身也是座溫吞的草山(標高3312m,百岳排名第87,六肩稜之3)。前人遺下的紙片上,山名已經褪色。傅大哥趴在地上辛苦地用一隻細細的原子筆把那三個字著上顏色。
回來以後才發現,除了小霸尖山以外,剩下的三座登頂照背景怎麼看起來一模一樣...... (我真的有去啊啊啊~~~)
就這樣,一天四顆劈哩啪啦就爬完了,回到中霸山屋時剛好天黑。其他先回來的同伴已經在煮飯,沒去爬伊澤加利的人甚至已經鑽進睡袋裡躲好了。
同樣地,自己的食物動也沒動,光享用隊友們各式各樣的菜餚就飽了。飯後繼續啃烤雞,把會長最後一瓶威士忌也喝完了。在這過程之中,大家一面吃,一面討論一個很嚴肅、但是討人厭的話題......
「啊山都爬完了,不然明天下山好了......」
天哪......我們幹嘛這麼拼命!!四天變三天!!!多一天慢慢晃不也挺好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