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4

單車路線分析 part 2

騎乘方式的標準化(繼續...)

接下來的問題是,航程是由許多航段組成的,我們如何評估整個航程的費力指數。從上一篇文章我們得這個公式:

 P = ( Rr + Ra + Fg) x V

其中滾動阻力是由總重及輪胎而定,重力的分力是依照地形條件,這兩者都視為已知。但速度卻是未知的,而空氣阻力又跟速度有關。所以letsbike大的想法是正確的,必須要設定一個「標準的速度」代入。但怎麼樣得到標準的速度呢?

開始標準化之前要先了解兩件事。

理論上,我們可以透過改變齒輪比(變速)、以及改變踩踏迴轉速,來使得輸出的動力恆定(心跳速維持一定)。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坡度,理論上騎起來都可以「一樣輕鬆」,只是前進的速度不一樣。

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騎平地很輕鬆,騎山路很累呢?

可能的原因是,我們在平路或下坡時其實可以騎得更快,但通常不這麼做,以便得到休息。反而在上坡時「選擇」出比較多的力氣。也就是所謂的「配速」。

這時另一件有趣的事又來了。在一段看得到盡頭的爬坡,我們能夠預知還需要出多少力,因此比較容易維持均衡的出力,甚至會增加出力一口氣抽車上去。但是在看不見終點的漫漫長坡就不一樣了。大部份人一開始可能會利用平緩路段先加速衝一段,然後會「慢慢沒力」而逐漸降檔。一開始可能在五六檔,到坡頂時已經打到變速器的極限,但踩踏迴轉速卻也不見得按比例提昇。也就是說,實際輸出的動力會一直下降。

這已經不在「意志力」能控制的範圍了,而跟「體力」有關。什麼是「體力」呢?根據我遙遠的記憶,我高中生物老師是這樣說的(非我專長,如有誤請指正):人體活動的能量並不直接來自葡萄糖與脂肪酸,而是由粒線體把這些能源轉化成ATP ,以化學能的方式暫存。ATP所帶的能量被消耗掉以後就會轉成ADP和AMP(磷酸基一個一個用掉),需要再靠粒線體再合成ATP,其「粒線體的數量」和「合成速率」就是問題的所在。如果你輸出的動力(消耗能量的速率)超過身體產生能量(以下簡稱「補血」)的速率,你能輸出的動力就會下降。當你輸出的動力等於補血的速率,你的動力就能源源不絕。

拿受過訓練的運動員和一般人做比較,運動員可以長時間維持一個較高的動力輸出,而一般人可能只能持續輸出不到一半的動力。NASA對此做過實驗。一個健康的普通人大概只能維持200W的動力大約一小時;但如果是以100W的動力輸出,騎個三、四小時不成問題;如果想騎到八小時,動力輸出大概只能有70W。相對地,一流的運動員可以有兩倍以上的動力輸出。這裡指的都是平均出力,而非最大出力。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提昇出力,但接下來勢必得降低出力來使體力恢復。

除了補血的速率以外,乳酸的堆積也會使人感到腿好重抬不起來,導致動力的輸出降低。運動員排除乳酸的能力也優於普通人。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騎一段坡度固定的斜坡,在理論上我們可以維持一定的動力爬坡(踩踏迴轉速和腿力可能變化,但維持一定心跳速),但通常我們並不會這樣做,原因在於配速的習慣。所以我們有以下兩種假設條件:

一、假設有一個完美車手,具備了完美的變速技巧及踩踏技巧,能夠在任何情況之下維持完全一樣的輸出動力。


二、假設有一個普通人,有著正常人的慾望和衝動,也有著不甚睿智的判斷力和固執的配速策略。在能省力時他會偷懶,在要爬坡時又會賣力演出。


前者的完美車手可以使問題變得單純化,因為各航段的坡度不管怎麼變,我們都假設其輸出動力是固定的。但是後者更接近於實際的「體感困難度」,因為人非聖賢,經常會做些無謂衝刺來消耗體力。這就使得速度的設定變得複雜,因為在不同的坡度時可能有策略上的配速導致輸出動力並非總是100%。就算在同一段坡上,長坡、短坡也會因配速及體力因素使得輸出動力會在100%上下波動。

為了使計算能繼續進行下去,即使人非聖賢,我們還是必須做一些標準化設定。方法其實就跟letsbike大所說的一樣,自己實驗記錄一下。當然,在不同的情況之下其變異是很大的,而且條件也不可能很理想地標準化(比方說,6%的坡,長100m與長1km的騎乘速度大概不可能一樣)。但是這一切都只是為了使分析結果「比較」接近真實的感受,就算不太準也無妨。只要有一個標準的設定,我們就能使所有的路線都站在一樣的標準做比較,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先用我自己的資料輸入試算,在平地時,我大概可以維持25kph的速度騎七、八個小時。在8%或更陡的陡坡,我多半會努力維持5kph的速度,但可能只能維持二十分鐘就得休息一下。這並不是我的最大動力,只是在我的體力、腿力、耐力的條件下,我通常會採取的速度。



由試算表得知,在平地時只要90.4W就能維持25kph,但爬8%的坡我需要輸出118.4W的動力才能達到5kph,大約是增加了30%的出力,蠻符合實際情況和身體感受。

於是我假設在不同坡度時,我的動力輸出是按線性比例增加輸出動力(如圖中那條細細的紅線)。由「理論動力圖」上查出騎乘速度。


坡度

騎乘速度(kph)

0%

25.0

1%

18.5

2%

14.0

3%

11.0

4%

8.8

5%

7.4

6%

6.4

7%

5.5

8%

5.0

9%

5.0

10%

5.0


那麼,當下坡(坡度為負)的時候呢?代入同樣的算式,得到另一張理論動力圖。

從圖中可以發現,當坡度為-2%,速度為25kph時,功率值是負的!這表示不但不用踩就能前進,還得要按煞車才不會愈衝愈快。而當坡度為-4%時,大約可以在53kph時與空氣阻力達到平衡,維持定速。當坡度比-4%陡時,基本上不按煞車就有可能衝到破錶了。

通常在緩下坡時我仍然會順勢稍微踩踏以提昇速度,但是到不用踩也能以35kph前進的坡度,乾脆就休息吧。超過這個坡度,就不需要動力輸出了。所以下坡的情況我設定如下:

坡度

騎乘速度(kph)

0%

25.0

-1%

29.5

-2%

34.5

-3%

Not necessary


明明下坡沒有出力,卻因為有位移而被算了進去,是不合理的。以功率來計算「費力程度」,就可以避免掉這個問題。有了上述的假設速度,就可以算出每一種坡度的功率,進而計算出一個航段的「費力程度」。


GPS坡度計算小撇步

航段長度愈短,計算的平均坡度愈接近實際情況(微分的概念)。但是電子氣壓計的最小刻度是1m,而且也不是那麼精準。以5%的坡來說,要前進20m才會上昇1m。如果航段長度太短的話,算出來的坡度誤差會很大。

為了使平均坡度盡量接近實際情況,但同時減少誤差,不妨把GPS記錄航跡的設定選為「依距離間隔(固定航段的距離)」,間隔設為0.01km。(GPS其實也不會準準地每隔10m記一次啦,只是讓各航段長度比較接近而已)。用Excel處理時則以3或5個航段來來計算平均坡度,誤差會小一點,也比較能反應實況。

有的時候電子氣壓計會突槌,使得航段坡度算出20~30%的跨張數字。以公路設計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試算表裡也應該加入一個過濾的式子,我設定為坡度超過±15%時,改取前後兩航段坡度的平均。

當航程較長,騎乘時間超過半天,可能天氣(氣壓)已經發生變化。如果路線是O行或是原路折返,當回到起點時會發現高度不閉合的情況。實際上這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平均攤到各航段計算平均坡度時,其小小影響已經被分散且四捨五入給消除掉了。

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


把數字都代入後,即可算出每一「航段」的費力程度,但要如何加總成整個「航程」的費力程度呢?

把各航段的「功率」直接加起來是沒有意義的,「功率」只是「做功的速率」。我們必須把「功率」乘上「時間(用設定騎速算出來的理論時間)」,得到「功」。然後把各航段的「功」加起來,就可以得到全部航程的「總做功」。「功」的單位是「焦耳(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作路線的「總耗能」。這樣一來即便是100km的平路和10公里的山路,也可以放在一樣的平台上來比較費力程度。

這裡的「功」與caf大剛開始想到的「功」有一點不同。只看位移,而把所施的力假設為固定是不合理的,這一點後來caf大也發現了。因為有空氣阻力的存在,所施的力會一直隨著速度改變。就算硬保持速度不變,在不同的坡度上,所施的力也會改變。而下坡時只靠重力做功就能前進,有位移卻不需要出力。所以不能把施力視為常數而忽略

「疲勞」的影響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試著把「費力」的程度用一個指數表示出來。但是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前頭,我們提到「困難度」包括了「費力」和「疲勞」兩個層面。

那如何反應「疲勞」呢? 「疲勞」對路線「困難度」的影響可以舉Never Stop系列路線的比較來說明,以下這三條路線的記錄都是三個小時出頭。


路線

陽明山
P
字山道

水里
塔塔加

埔里
武嶺


總長度

72.8km

71.5km

53.9km


總爬昇高度

3200m

2572m

2998m


總下降高度

2510m

245m

204m

(取自網路資料,不一定準)

從中不難發現,陽明山跟塔塔加的總長度很接近,而塔塔加的爬昇高度不及陽明山,可是許多人卻認為這兩條路線差不多難。陽明山P字山道在不到45km內要爬昇3200m,而武嶺則是在54km內爬昇3000m,可是大多數人卻認為武嶺比較難。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塔塔加跟武嶺幾乎是一路直上,而陽明山則有多段下滑休息的機會(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高海拔空氣稀薄)。所以路線之中是否有休息的機會,對困難度有很大影響。雖說騎完全程所消耗的總能量大致可以客觀地計算出來,但卻不見得跟「困難度」的感受相吻合。

然而每個人補血的速率、排除乳酸的速率差異很大,要用數學模型去描述這樣生理反應並不容易。在還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之前,不妨加上一兩個額外的指標來輔助描述這種路況。例如Caf大把坡度分級後用比例表示是個不錯的方法。當路線總耗能相近時,可以比較坡度比例就可以分出高下。但是當兩者都不同時,就很難分出高下了,這個後續再慢慢研究。

範例:陽明山"O"字山道


路線名稱:陽明山"O"字山道(至善公園→仰德大道→陽金公路→金山→大鵬國小加投路→大坪國小→風櫃嘴→至善公園)
路線總長度:65.42km
路線總爬昇:1728m
路線總下滑:1780m(理論上應與總爬昇相同,但有誤差使高程未閉合)
>1%爬坡段長度:25.29km
>1%爬坡段比例:38.65%
>5%陡坡長度:14.21km
>5%陡坡比例:21.72%
路線總耗能:182萬7191焦耳

上 圖是用顏色來區分坡度的距離-高度圖,愈深色愈陡,愈淺色愈緩,綠色則是接近平坦,藍色是下坡。另外因為每條路線不一樣長,同樣都放在A4大小的圖上時, 距離方向的比例會不同,而產生「這條路看起來比較緩/陡」的錯覺。所以我習慣把距離-高度圖分成每20km一張,如此一來每張圖的距離比例是一樣的,光看 圖就可以判斷哪條路陡、哪條路緩。


Excel試算表檔案

結語

也許仍有錯誤的地方,請看倌不吝指正。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方法還行,也呼籲大家把GPS航跡記錄方式設為「依距離間隔0.01km」。比較有利於資料的標準化,減少誤差。


1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騎單車需要了解的東西還真不少耶....
有沒有簡單易懂的@@
人家也想在暑假期間騎單車練身體說~不過身邊沒有單車達人..殘念~

Walker 提到...

不不不
騎腳踏車是知難行易
以上文章都當我在「ㄍㄟㄍㄠ/」就行了......

caf677 提到...

Hello

你好啊,我來留言了喔...
不過偶還沒有時間好好看完你的公式呢
因為太複雜啦,我得下班好好看一下

我當初是本著簡單易懂的心去做啦
所以不免有許多簡化的部份
圖表的表達方式也是一樣
最主要還是得讓閱讀者容易理解
95%的user不是那麼專業

但是你的公式設計相對於我真是謹慎很多
真的佩服你花在精算的時間與動力
汗顏汗顏啊~~

Walker 提到...

啊~
歡迎caf兄大駕光臨~

簡化是必要的
因為一般使用者對資訊的接受能力大概僅限於一個數字兩張圖
要用這麼有限的表達方式說明複雜的事情確實有點難
不過這是個好題目
努力找出最好的答案~

匿名 提到...

嗯~如果哪天有打算騎單車環島的時候要找我唷!呵呵~~人家要學琴先~XD

Unknown 提到...

不要再叫我看你的部落格了...
這裡應該是另一個我不想接觸的條仔吧!

趴趴牛 提到...

您好

我在思考如何利用收到的GPS資料計算坡度資料,
看了你的Blog後,大概有點了解,
坡度= 上升的海拔 / 前一點的座標與後一點座標的距離,是這樣的意思嗎?
所以設定為固定距離收一點的話,應該會讓計算坡度的程序簡單許多。
謝謝您的資料。

Walker 提到...

是的
簡單說就是每一航段的高差除以位移

至於設定為「固定距離間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縮小坡度計算的誤差

如果是以「固定時間間距」
當車速太快時
航段的長度過長
中間就算有地形起伏也會被平均掉
當車速太慢時
則記了一堆太短的航段
因為GPS內建氣壓式高度計的最小刻度是1
在航段太短的情況下
坡度不是被放大、就是等於0

但是
為了使航跡的線形接近實際的彎道
航段應該愈短愈好
這兩者的權衡之下
我使用「固定距離間距」來記錄
並且採用最小值(10m)
但是計算坡度時是以三個航段(約30m,車速快時可能為30-60m)來計算
以減少坡度被放大的現象

VDO單車用碼表的坡度計也是用這個方式計算的
所以時間上會有delay
因為它計算的是過去一段路的坡度
而非現在正在騎的坡度

匿名 提到...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在此獲益良多。
下載了表格後,看到表格內大大陽明山O字山道(至善公園→仰德大道→陽金公路→金山→大鵬國小加投路→大坪國小→風櫃嘴→至善公園)路程,全程約8小時,但總共消耗的能只有182萬7191焦耳,如換算為一般認知的運動熱量消耗「千卡」單位,1仟卡=4184焦耳,得出的結果為436.7091大卡。(1個御飯團約300大卡的熱量),這和一般網路查表自行車時速20.9km/hr 每體重公斤/小時消耗9.7大卡,以大大表格理論動力內「體重」90公斤得出90*8*9.7=6984大卡。此一數據和436.7091大卡相差太大。
在此有些疑惑,如以速度平均8.8km/hr每體重公斤/小時消耗3大卡,並扣除休息時間後以4小時來計算得出答案為 90*4*3=1080大卡,此數據與實際此路程體能熱量消耗較為相近,但亦大於大大表格所換算之436.7091大卡多出約2.47倍。

因為大大的表格實在太棒,並適合每次輸入分析運動熱量消耗和飲食之間的關係,並達到體重控制,不知是否有一係數可調整表格所得之焦耳總量,更為接近運動者所知的熱能消耗量。亦或是坊間運動熱能換算表格是有計算上的錯誤,思考了許久,斗膽在此提出疑惑,希望得到心中解答。(我想了很久,但想不出答案)如不正確之處,請大大不吝指正。萬分感謝您~

(參考資料)網路上找到的熱量消耗計算連結:
http://www.ynhs.ylc.edu.tw/%E5%81%A5%E5%BA%B7%E4%BF%83%E9%80%B2%E5%AD%B8%E6%A0%A1/YNHS/gkm-1.htm

Walker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Walker 提到...

首先
我覺那份熱量計算表的參考數值本身可能有點問題
以我使用健身房的器材數值當參考
我90公斤
騎30分鐘健身車約耗能150大卡(@90RPM)
慢跑30分鐘約300多大卡(@8kph)
跑步的數字跟它較接近
騎單車就差了一大截

如果參考NASA做的研究
http://ddgpqgi.pixnet.net/blog/post/16886960
一個正常健康的人連續騎乘一個小時的最大輸出功率是200W
一小時也才消耗了72萬焦耳
也就是172大卡
甚至比我在健身車上的數字還低
(不過該書所引用NASA的資料並沒有說明測試的方法以及假設條件,所以我認為也不應該隨便加以斷章取義)

人體運動所消耗的熱量應該是用耗氧量來推算的
而我的算式則是用位能及動能反推的
要怎麼換算成人體消耗的熱量呢?
這是個很難的問題
因為算式原本設計的目的只是為了拿來比較路線與路線之間的難易度
耗能量本身的絕對值是沒有意義的

我在計算過程中加上一些功率的假設
只是為了讓它更貼近單車運動的狀況
然而人的騎車動作有很多無效率的動作無從算起
而一輛保養得宜的高級公路車也比一輛普通的登山車效率要高許多
(系統內的耗能,對位能或動能沒有貢獻,只產生了熱)
這些都會導致換算時產生很大的誤差

舉例來說
同樣的體重
同樣的時速
技巧高超的單車選手用較輕的踩踏力道和較高的迴轉速
而相較於一般騎士的騎乘方式
單車選手絕對省力得多

至於為什麼理論耗能量與一些運動耗能量的參考值會差好幾倍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但如果能找到一個可信的數字
要用一個概略的係數來換算當然是沒有問題囉

Walker 提到...

亦或是

騎腳踏車根本就是一個不能減肥的運動??

(哈哈哈,神智不清了)

匿名 提到...

非常感謝大大的耐心回覆,萬分感恩。

在拜讀過本文之後,本人昨日又找了一條經常騎乘的山路,但以各坡度均維持相同rpm的騎乘方式,回家後將GPS資料套上表格,結果真的節省約17%。實證發現騎乘方式和變速時機真的會使功率消耗改變的Range差很大。所以對您所做的回答,深表讚同。

再次謝謝~~
感恩~